【實習記者徐建樺/嘉義市報導】
嘉義跨城際通勤月票「嘉義 TPASS」從今(2)日起正式啟用,每個月只要 399 元就能享有 30 日公共運輸搭到飽方案。嘉義市長黃敏惠今(2)日上午,在嘉義火車站示範如何購買 TPASS 月票,並宣布通勤月票正式上路。
「嘉義 TPASS」整合了嘉義市及嘉義縣境內台鐵、公路客運、市區公車、幸福巴士及公共自行車。持通勤月票能至台鐵大林、民雄、嘉北、嘉義、水上、南靖,共 6 站使用;客運及公車合計有 109 條線路也能做使用。除此之外外,還能享有 YouBike2.0 前 30 分鐘乘車免費的優惠。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通勤月票的服務範圍涵蓋嘉義縣市、部分雲林縣及台南市地區,望減輕縣市通勤、通學的成本。黃敏惠說:「嘉義 TPASS 399,讓你玩到天長地久。」她期望藉由通勤月票的推行,能帶動雲嘉南的區域發展,不僅讓在地民眾使用方便,也讓外來的遊客在旅遊時更加便捷,帶給所有人更好的體驗。
嘉義市政府交通處處長許啟明說明,在購買通勤月票 30 天內必須啟用,「第一次使用」即視為月票開卡,從當日起連續 30 天內有效,享有不限搭乘次數、不限里程的優惠。他進一步補充,第一次使用月票時,若搭乘台鐵需前往專用閘門,在進站靠卡及出站再次感應後即完成啟用;若搭乘市區公車或客運,靠卡感應驗票機即開卡完畢。
目前四大超商皆已開賣「嘉義 TPASS」紀念卡。民眾除了購買「嘉義 TPASS」紀念卡外,也能持無綁定月票的電子票證,如:悠遊卡、一卡通及愛金卡,先儲值 399 元以上儲值金,再前往指定地點(台鐵服務櫃台、嘉義縣鄉鎮市公所、客運業者場所等)購買 399 元通勤月票方案。更多「嘉義 TPASS」購買方式及站點資訊,可至嘉義市政府交通處網站-大眾運輸服務處查詢,或下載「愛嘉義 APP」查看詳細資訊。
【實習記者徐建樺/嘉義市報導】
創下地方治理歷史紀錄,由同一人四度當選同一縣市首長的嘉義市長黃敏惠,今(26)日在嘉義市政府中庭舉辦就職五周年記者會。市府本次以「新永續・出發!」為主題,結合聯合國SDGs17項永續發展指標,作為未來施政基底。市長黃敏惠也強調未來會透過「跨域交流、城市加速、影響擴大」三部曲,繼續打造幸福城市,並與市府團隊共同寫下新的歷史。
黃敏惠認為永續是這個世代重要的課題,她表示,永續是市府團隊堅持的施政理念,市府也有責任回應民眾的期待,看向更遠的未來、擴大永續發展計畫。隨著全球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宣布將在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嘉義市也積極跟進,透過永續發展規劃十大城市發展藍圖。
市府從「以人為本、市民有感」出發,部屬「生活新路網」交通建設。再利用「西區大發展」連結產業生活圈,同時透過「舊城新創生」、「文化絲路2.0」及「文化新基地」,帶動地方發展並累積藝文能量。黃敏惠進一步表示,市府會持續培養「影視新協力」來加強城市行銷,希望能結合「青世代磁吸」的創新力,發展多元嘉義特色。同時市府也不忘「教育新世代」和持續打造「樂齡勇壯城」,實現永續城市的目標。
黃敏惠回顧 2019 年就職時,當時以「Fighting+1」為施政主軸,希望能帶領市府團隊拚建設,但隔年便碰上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市府也不斷努力超越,不僅透過日環蝕教育,還舉辦 2021 台灣設計展,希望在安撫民心的同時,凝聚城市的力量。嘉義市政府努力用心的施政成果,市民們也有看在眼裡。不僅木都2.0在國內外榮獲許多獎項肯定,嘉義市更連續三年榮獲「永續城市特優獎」的殊榮。黃敏惠表示,要為下一代打造更好的環境,並以市民為根本出發。市府團隊改建盧山橋、重劃建國二村及復興新村、推動市區電動公車、提高生育津貼、舉辦有事青年競賽、建立木都2.0聚落等,都是希望帶給市民更好的生活品質。
最後,為了達成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市府擬定了嘉義市淨零排放永續管理自治條例的草案,由公部門帶頭落實節電、綠色採購,推動電動化運具、資源循環再利用。黃敏惠強調,嘉義市是小城市,資源雖然不多,卻還是微笑面對困難與挑戰,同時呼籲每一位市民和企業攜手響應永續,共同打造全齡共享、世代移居的城市。
【實習記者徐建樺/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建城已有 320 年,具深厚的文化底蘊。眾多廟宇乘載了人文歷史,也是各地區的信仰中心,凝聚了許多地方情感。嘉義市政府以「嘉義廟思 MUSES 在桃城」為主題,推出系列廟宇聯名活動、教育走讀、網紅踩線團,還針對 12 間在地廟宇,設計獨具特色的市場定位,希望能拉近民眾與宗教信仰的距離。在認識廟宇文化的同時,創造「香客換遊客,遊客換商機」的觀光願景。
市長黃敏惠表示,從兩年前推動「來嘉廟妙妙」開始,就希望能讓更多人走進廟宇,利用一柱香的時間去了解廟宇文化,到了今年更希望能透過不同廟宇的串聯,讓香客停留的時間變長,將香客們轉為遊客,遊客多了便能夠帶動地方商機。
對嘉義人來說,廟宇是凝聚地方情感的重要場域。在廟埕前聽長輩講古、欣賞廟宇建築之美、泡茶聊天、尋求心理慰藉等,都是在地民眾珍貴且美好的回憶。嘉義市政府民政處處長林家緯表示,在過去做「城市美術館」時,就提出了廟宇文化的構思,為的就是帶領市民朋友走進廟宇。他也近一步表示,嘉義富含歷史文化,像是交趾陶就是很重要的元素,所以本次主題活動才取「繆思女神」之意命名,希望大家看見傳統文化,讓廟宇發光發熱。
本次廟宇特色市場定位的輔導大致分為三個方向:文創導入及商品開發、科技加值與數位導入、形象升級和跨域合作。市府與仁武宮、嘉邑鎮天宮、鎮南聖神宮、嘉義文財殿等四間宮廟合作,推出獨特的文創商品;王靈宮及城隍廟開發實境解謎商品及遊戲包。
另外,市府也輔導九華山地藏庵結合廟宇特色,舉辦光影展演《大願》,透過創新廟宇光雕展演打造嘉義打卡新景點;關相境廟運用數位導覽介紹神尊文物,搭配參拜和集點活動,讓民眾在廟宇境情探索。最後,北門口先天宮及嘉義慈濟宮結合 108 課綱,邀請在地學子透過走讀和創作,用不同的視野認識家鄉廟宇。
市府希望透過這次計畫,串聯嘉義市各廟宇的經典元素,推動地方創生來協助在地文化發展自身特色。讓走進嘉義的民眾能感受到城市的魅力,從小吃開始一路到廟宇,讓大家能夠「看大廟、賞文化、吃美食」,在小城市中凝聚更多的能量。更多詳細資訊請上「嘉義市廟宇文創計畫」臉書專業查詢。
【實習記者徐建樺/嘉義市報導】
2024大選將至,嘉義市國民黨籍立委參選人張秀華,今天上午在張秀華、侯友宜聯合競選總部舉辦夢想+1幸福郵筒啟用記者會。現場邀請嘉義市民和青年寫下自己的夢想、對未來的期許,投入郵筒中,用手寫明信片的方式傳達對嘉義的情感。
張秀華表示,許多民眾有好多話想跟候選人說,卻不知道該透過什麼管道,因此設置+1幸福郵筒,希望能蒐集嘉義市民對公共政策的意見與想法,即便是個人心情或故事也可以。透過郵筒的設立,打造彼此的溝通橋樑。
張秀華指出,實體郵筒除了競選總部外,也能在嘉義市各地區找到,同時也開放虛擬線上郵筒,讓更多意見透過不同管道匯聚到競選總部。他表示,很多民眾熱愛這個國家,但表達的方式都在內心裡,希望藉由這個方式讓大家表達自己的情感。
不管有任何意見、想法、個人心情或故事,+1幸福郵筒始終會等待你的到來。張秀華承諾若未來當選,會採納良好的意見向立法院提出。不管對未來有什麼期許,每一個懷抱著夢想的民眾都能寫下自己的話,投入夢想+1幸福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