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徐建樺/嘉義市報導】
為了慶祝 3 月 8 日國際婦女節,同時加強對於女性健康的重視,嘉義市政府衛生局今(8)日宣布「寵愛桃城水姑娘 龍C為著妳」婦癌篩檢活動開跑,提供免費婦女癌症和 B 型、C 型肝炎篩檢給條件符合之對象,並規劃一系列健康講座,提醒女性朋友定期檢查、守護自己的健康。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局長廖育瑋指出,根據衛生福利部 110 年癌症登記資料及 111 年死因統計顯示,乳癌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死亡率第三位的疾病,另外子宮頸癌死亡率為女性癌症第八位。至於婦女癌症該如何有效預防疾病,廖育瑋建議女性應「定期檢查、盡早發現盡早治療」,他表示,每兩年做一次乳房攝影能減少 30% 的晚期乳癌發生率,且若在乳癌早期盡快發現及治療,5 年存活率將近 100 %,與發現乳癌末期時,不到四成的 5 年存活率相比差距懸殊。此外,六年以上未做過子宮頸癌篩檢者,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是三年內曾做過子宮頸癌篩檢者的 3 倍。
國民健康署補助 45 歲以上未滿 70 歲之婦女,及 40 歲以上未滿 45 歲且其二等親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兩年一次乳房 X 光攝影篩檢費用。為了避免婦女罹患子宮頸癌,國建署也補助 30 歲以上婦女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並建議婦女每三年至少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不論是乳癌或子宮頸癌,早期發現和治療都是重要的。針對罹患乳癌的預防方法,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院長莊仁賓指出,規律生活、定期運動、控制飲食都是很好的預防方式。此外,油炸飲食習慣、生活作息不穩定、三高、家族性遺傳及初經時間等,都和乳癌發生機率有直接關聯。莊仁賓進一步補充,自身心情、壓力可能都會造成女性荷爾蒙失調,導致乳癌發生機率提高,最重要的是從自身開始改變生活狀況,並定期做乳癌篩檢,守護自身的健康。
許多婦女會有自己無須進行子宮頸癌抹片檢查的迷思,例如上了年紀可能停經、無性行為、伴侶單一等,嘉義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黃嵩杉強調「絕對不能有這種想法」,他表示,子宮頸癌是婦女最不應該罹患的疾病,子宮頸癌在癌前病變時,會先侵入到子宮頸下面的組織,慢慢開始擴散,至少要 10 至 14 年才會轉變為癌症,這段過程是有足夠的時間檢查並治療的。黃嵩杉指出,只要「有過」性行為,不論是否單一性伴侶、生兒育女與否,都應每三年檢查至少一次。
在婦癌篩檢有補助的情況下,許多婦女面臨到檢查時需承受的「痛」而膽怯,廖育瑋回應,自己在乳房 X 光攝影篩檢時也覺得會痛,但那是因為要把乳房壓扁才能看出細微病灶,為了身體健康著想,痛一下可以接受。她也建議女性可以在月經後七天,乳房較柔軟時檢查,減少篩檢過程中的疼痛。
黃嵩杉補充,子宮頸癌抹片檢查中有「六分鐘,護一生」的說法,其實婦女們接受檢查時,用棉棒刮取細胞的時間不到一分鐘,也不太會有疼痛感。廖育瑋建議婦女們勇敢走出來、不要逃避,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治療,大幅降低死亡率,她也呼籲婦女們鼓勵身邊的家人一起為女性健康出一分力。
「嘉義市桃城水姑娘 龍C為著妳」篩檢活動開跑後,預計執行至 10 月底,衛生局寄出 4500 張邀請卡給符合資格的目標族群,提醒婦女即便忙碌也不要忘記定期篩檢。除了婦癌篩檢外,近年肺癌發生率逐年增加,國建署也針對高風險族群,補助每兩年一次免費篩檢,還有 B 型、C 型肝炎篩檢,衛生局也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務必抽空檢查。從下周日開始,衛生局將會舉辦一系列健康講座,分享婦女關心的疾病預防及防治議題,歡迎民眾參加,一同顧健康。
【實習記者徐建樺/嘉義縣報導】
偏鄉教育是現今社會持續被關注及討論的議題之一,財團法人台灣偏鄉教育基金會提供獎助學金,鼓勵偏鄉小學的學童錄製閱讀心得影片並上傳網站,藉此養成閱讀習慣、訓練口語表達能力。3 月 6 日在嘉義縣中埔鄉沄水國小舉辦的偏鄉五校「開心讀書,快樂表達」記者會,透過網路視訊連線,讓五所偏鄉小學學子即時交流想法。
此獎助學金計畫從 2023 年 11 月推行至今,目前已累積超過 500 支影片,讓師生們看見閱讀的另一種可能性。台灣偏鄉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羅繼志表示,表達能力是現代必須具備的素養,透過分享閱讀心得的方式,在鏡頭前闡述想法,能促進閱讀思考跟口語表達能力。錄製閱讀心得不僅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師長也因為剪接影片學會新技能,促進教學相長。
學生們每上傳一支讀書心得影片到網站上,基金會將以現金獎勵孩子,每個月還會選出「每月之星」加碼鼓勵學童。透過網站的架設,孩子們也能彼此觀摩學習。羅繼志說明,採用這樣的獎勵機制鼓勵閱讀,是想藉由網路與 3C 普及的特性,增加偏鄉學生與外界接觸的機會。
閱讀是教育學習中的基礎能力,嘉義縣政府教育處社教科科長蘇金蕉表示,透過閱讀心得分享平台,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讓他們知道不同的人看同一本書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進一步強化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他更強調,嘉義縣政府非常重視學生閱讀,今年爭取了教育部補助 1500 多萬元增添中小學圖書館藏,希望在各界合作推動下,讓嘉義縣學童的學習品質得到保障。
今日共有五所偏鄉國小校長參與即時視訊連線,包含中埔鄉沄水國小、布袋鎮永安國小、新港鄉安和國小、阿里山鄉香林國小及達邦國小,現場除了播放各校學生閱讀心得影片外,還邀請到沄水國小二年級學生賴慶樟分享讀書的快樂。賴慶樟從計畫推行後便開始拍攝影片,截至目前已上傳 11 支影片,他表示,從書本中可以獲得很多知識,還能透過繪本故事交朋友,他更立下了今年內要完成總共 20 支影片的目標。
目前基金已經和 10 所嘉義縣國小合作,未來將陸續拓展到雲林縣,羅繼志說明,在了解嘉義偏鄉國小的狀況後,決定要串聯嘉義縣山、海、屯三種不同地區的資源,高至阿里山腳下的嘉義最高學府香林國小,遠至布袋海港鎮的永安國小。他希望透過教育,給偏鄉學童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發揮學生無窮的潛力,勇敢發展自己的專長、追逐夢想。
【實習記者徐建樺/嘉義縣報導】
全亞洲規模最大的專業食品展-日本東京國際食品展將於 3 月 5 日開展,連續四天展出至 3 月 8 日。為與日本市場建立穩定的貿易合作,嘉義縣政府挑選業者參展,設置嘉義優鮮館區,並以「阿里山的美好滋味」作為主題意象,展現嘉義縣多項品質優異的農特產品,希望將嘉義農產推銷至國際市場。
對於今年再度參展東京國際食品展,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東京食品展是國際重要大展,各國的廠商會透過這個貿易平台進行交流,也可能藉此爭取到合作的機會,甚至是建立後續的合作關係。翁章梁期望透過國際交流,讓嘉義農產進入國際視野,並建立「穩定」的通路,以便達到穩定生產、穩定獲利,後續才能穩定管理農產、農業從業人員的品質。
除了縣政府極力推銷農產與農特產加工品,嘉義縣各鄉鎮市農會也肩負品質把關的責任。嘉義縣農會總幹事黃貞瑜表示,過去農會運作的方式,較偏向第一線品質把關,後續再與縣政府合作行銷農產、農特產加工品,但今年參與東京食品展,更希望能夠「展示」嘉義農產,帶動食品交流,藉此增加小農及加工品的能見度。
致力於推動蔬果外銷及永續農業的台農發公司,也希望透過參展機會,將小農帶到國際。台農發公司總經理唐淑華表示,小農無法單打獨鬥,需要提供如嘉義優鮮這種平台進行整合,再與縣市政府建立合作關係,搭配農會的品質把控,才有機會將品牌打入國際市場。
縣政府從去年上架嘉義鳳梨至日本山口縣連鎖超市後,便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去年度大約銷售 550 公噸的鳳梨,在日本市場中留下嘉義鳳梨的身影。翁章梁表示,今年將會擴大金鑽鳳梨的販賣通路至福岡縣、大分縣等地日本超市,讓更多日本消費者認識嘉義甘甜美味的鳳梨。唐淑華表示,目前陸續接獲訂單,今年嘉義鳳梨出口量有望成長 2 成,他也期望在增加農產業收益時,能讓農業從業人員從中獲得驕傲及成就感。
除了參加東京國際食品展外,嘉義縣政府也挑選 4 家業者前往參與新加坡食品展,展期將從 4 月 23 日持續至 4 月 26 日。翁章梁表示,新加坡是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且具有指標性的市場定位,更是多國農產貿易業者拓展外銷的選擇。他期望透過新加坡食品展,將嘉義農產業行銷至其他亞太地區,建立和日本一樣的穩定出口生產合作機會。
本次參與東京及新加坡國際食品展的業者有:擁有全台最大水果裁切加工廠,且是台灣大型通路水果供應廠商的「福和生鮮農產股份有限公司」、曾榮獲台灣十大優質烏魚子殊榮,且經營超過一甲子的在地水產「鑫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堅持古法冷壓榨油,在傳統工藝上持續創新研發的百年油廠「東和油脂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運用新鮮在地水果製成鮮果乾外銷市場的「盈全國際開發有限公司」、嘉義縣人氣鳳梨酥及觀光工廠「旺萊山」、擁有 70 多年製作茶油經驗的梅山製油廠「長壽田國際有限公司」、堅持用整顆地瓜製作古早味的「勇伯地瓜酥」、在地經營 76 年的糕餅名店「大王千金」、運用專利乾燥技術生產蔬果脆片的「實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翁章梁表示,不僅要用嘉義鳳梨和日本人交朋友,更希望展出嘉義優良的農產、農特產加工品,讓全世界認識嘉義。
【實習記者徐建樺/嘉義市報導】
亞洲規模最大的專業食品展覽「2024 東京國際食品」將於 3 月 5 日至 3 月 8 日,在東京展覽館盛大展開。嘉義市長黃敏惠率領 8 家「嘉市好店」品牌業者赴日參展,希望透過具有嘉義特色的美食進行國際交流,帶動國內外出口商機。
由黃敏惠帶領的參訪團,將在 3 月 4 日出席東京國際食品展-台灣館展前記者會及開幕活動,為嘉義市做品牌代言,爭取更多合作機會。黃敏惠表示,嘉義市的食品強調「安心認證」、「地方特色」及「品牌力」,在現今市場通路朝向多元發展的情況下,除了商品品質保障外,更要兼顧品牌設計。在吸收了去年參展的經驗後,她也期待在第二年參加東京國際食品展時,除了積極拓展日本市場外,更要爭取國際發展的機會,讓全世界看見嘉義的能量。
本次參展的 8 家品牌業者,都是經過徵選和審查後,推選出來的嘉義優質好店,包含人氣店家「林聰明砂鍋魚頭」、古法釀造醬油廠「義興嘉釀」、天然風味蜂蜜「皇鵲蜂蜜」、阿里山腳下的嘉義米「三光米公司嘉市分公司」、嘉義起家的「聖保羅烘焙花園」、台灣米食推手「奮起湖米餅」、阿里山區優質咖啡「里響咖啡」,以及在嘉養鵝三代的「湯城鵝行」。品牌業者們運用在地食材創新開發,帶領嘉義獨有的美食文化進入國際視野。
嘉義市政府建設處處長田長沛表示,林聰明砂鍋魚頭已經有部分產品打入美國市場,並與當地業者合作,同時也有商品進軍至日本東京及大阪的超市,是業者們進軍國際市場的標竿;三光米推出的台農 82 號種,也遵循 SDGs 原則,持續推動永續農業。他期望這些優秀的品牌業者,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展現特色,吸引更多人認識優質的嘉義食品,傳遞嘉義市的活力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