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重點新聞

「同心協力 幸福滿嘉」 翁章梁:邀鄉親一同重視心理健康議題

2020/09/21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每年9月10日為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自殺防治日」及10月10日為「世界心理健康日」,有感於國人身心健康需各局處及網路單位共同來守護,嘉義縣衛生局特別在21日上午舉辦「同心協力 幸福滿嘉」心理健康月記者會,為嘉義縣民提供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動,包括心理健康路跑、畫出幸福展,中秋佳節足感心等活動,以及轄內各醫院還提供簡易心理健康篩檢服務,讓鄉親及民眾瞭解面對壓力時如何調適心情與紓解。 縣長翁章梁表示,心理健康是個重要課題,現今快步調社會中所積累的生活壓力,可能造成民眾在身心靈危害,多數人平時僅注重身體方面的疾病,在心理上較為忽略,心理方面的疾病除了需進一步就醫治療外,也需要透過環境、空間的轉換,養成良好生活態度與習慣避免負面狀態持續誘發,今年世界心理健康日主題「同心協力防自殺」,嘉義縣衛生局邀請心理健康領域的專家及學者、轄區內四大醫院代表及各局處代表,同心協力維護嘉義縣縣民心理健康。 「同心協力 幸福滿嘉」嘉義縣除了防疫工作是6都以外之第一名,更榮獲108年中央-整合型心理健康工作計畫考評第一名及自殺防治工作績優單位,有感於國人身心健康需各局處及網路單位共同來守護,嘉義縣將鄉親們的心理健康議題,列為施政推動重點工作項目之一,衛生局在9月10日至10日10日的心理健康月期間,於縣府各局處及轄區內醫療院所以及各鄉鎮市推出一系列以「同心協力防自殺」主題活動,呼籲鄉親一同重視心理健康議題,平時要多關心周遭的親友,並在需要關心時伸出雙手。 翁縣長進一步提醒,鄉親們平時要多關懷自己及身邊周遭的親人朋友們,在他們需要關心或幫助時適時的伸出雙手拉一把,多運用一問二應三轉介,若有感覺自己或發現親友們有心情低落或情緒困擾時,可撥打「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付費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或嘉義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詢專線」05-3621150來尋求協助幫忙,期盼透過專業諮詢與關懷過程當中可以打消結束的想法,陪伴他們渡過人生的低潮,同時更期待有更多的朋友主動來加入心理健康守門人的行列。

重現百年木都、畫都 嘉義市立美術館9月試營運 10月開幕

2020/09/18
【記者蕭碧月/嘉義報導】 以市定古蹟、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打造的嘉義市立美術館將於10月6日盛大開幕,為了讓民眾搶先體驗,館方於9月25至27日試營運,讓民眾可以一睹建物之美與展覽活動。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1938年嘉義市獲得畫都美名,數十年來孕育許多在地優秀藝術家,嘉義市立美術歷經6年規劃、整建,終於要和大眾見面,除了可以一覽市定古蹟之美,更廣納在地優秀前輩藝術家的作品,邀請民眾透過畫作尋找不同時空背景下的嘉義。 近期已經有許多民眾前往嘉義市立美術館打卡拍照,美術館分為三棟年代各異、風格迥異的建物,2棟菸酒倉庫原汁原味保存日本建築師梅澤捨次郎的建築風格,而唯一整建的美術館主館邀請曾榮獲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的黃明威建築師與王銘顯建築師合作進行建築規劃設計,以樑木、挑高的落地窗、湖水綠窗框賦予古蹟新生,實踐「木都」與「畫都」美名。 美術館館長賴依欣表示,本次以《辶反風景》為主題的開幕首展,辶反的意思是重返、反思,重新思考藝術家如何透過藝術創作與行動,詮釋自身與自然的關係。展覽以近百年來重要的繪畫行式「風景畫」為題材,展出內容包含日治時期至今,嘉義的重要繪畫,如阿里山、嘉義公園、蘭潭等,欣賞不同藝術家的藝術展現、藝術家之間的關係與嘉義過去的自然風貌。 嘉義市立美術館10月6日正式開館,開館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周一休館。除了館內的展覽之外,並有《畫都少年》的虛擬實境遊戲、兒童藝術教育園區、咖啡廳等多項活動,詳情請至臉書粉絲專頁「嘉義市立美術館」查詢。

最霹靂的米餅在嘉義 布袋戲主角「一頁書」聯名推台灣創意米餅

2020/09/17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最霹靂的米餅在嘉義,霹靂國際與嘉義米餅「奮起福」聯名,推出以百世經綸「一頁書」為主角的聯名禮盒跟產品,將傳統布袋戲文化創新搭配具有台灣味的米餅,打造出延續並開創傳統布袋戲文化的新視野,一推出就獲得霹靂粉絲熱烈迴響,限量3000份,將在嘉義新悦花園酒店及奮起福等門市獨家開賣。 陳岱聲的奮起福米餅是嘉義青年返鄉創業的特色品牌,起因是源自於對於母親的感恩而發想以【台灣米】來創作各式餅乾,一路致力於台灣米食的推廣創新,近年來推出許多米食創意產品,品牌更獲得2020農糧署全國米糧烘培精品獎,是目前嘉義最夯的伴手禮之一。 這次聯名款商品「黃金米磚」在108年獲得食品界米其林稱號的ITI歐洲國際風味評鑑賽的大獎,是讓米其林廚師都驚豔的風味,有著【會流眼淚的米香】稱號,17日霹靂聯名米餅開賣記者會,由霹靂布袋戲中的「一頁書」本尊帶領現場貴賓,大家一起品嚐奮起福米餅以及山葵口味的米磚,共同宣告最霹靂的米磚在嘉義,陳淑慧副市長更打趣說「這米香好吃到會流眼淚!」,歡迎大家一起來嘉義品嚐及遊玩。 奮起福品牌執行長陳岱聲表示,霹靂布袋戲致力於推廣台灣傳統藝術文化與奮起福推廣台灣米食創新有異曲同工的契合,布袋戲跟米香都是台灣傳統文化的特色,這次聯名更是一種顛覆傳統的絕妙搭配! 希望透過這樣有趣的方式呈現,讓傳統米食更有創意,也讓嘉義行銷出去! 歡迎大家中秋假期安排到嘉義遊玩,來品嚐這【會流眼淚米香】的霹靂滋味。 本次霹靂聯名米餅限量3000份,將於嘉義新悦花園酒店、奮起福門市、霹靂直營門市獨家販售,霹靂布袋戲中的「一頁書」今日更來到嘉義共同行銷商品,宣告最精采霹靂的米餅就在嘉義!聯名商品中更推出限量版「一頁書明信片」來贈送給購買粉絲。

中秋賞兩個月亮 嘉市「光織影舞」藝術展10月登場

2020/09/17
【記者蕭碧月/嘉義報導】 晚上的嘉義市怎麼玩?「2020嘉義市光織影舞」藝術展透由光影交錯打造四季,轉個彎宛若走入星河,這是嘉義市政府首屆舉辦全國最大的沉浸式、行浸式光影夜遊展演,邀請民眾趁著連假一同來嘉體驗。 「光影活動到處有,但嘉義市的不一樣」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本次藝術影展坐落於北香湖公園,北香湖是嘉市第二大公園,並有古諸羅八景「北香秋荷」之稱,也是621日環食活動的場域之一,今天我們不觀日,而是要邀請大夥來賞湖面上地表最大的月亮!此外歡迎民眾多利用嘉義市10月起的安心旅遊加碼1500萬元補助,以及買千送百活動(需設籍嘉義市)。 藝術展總監蔡昕默表示,光織影舞的特色在於讓人穿梭於光影之餘,還有多種感官體驗,活動規劃7座裝置藝術,背景音樂融入嘉義市馬拉松活動聲,伴隨北香湖特有的檜木香與芬多精,建議民眾放下手機深度體驗展覽帶來的驚艷。 「2020嘉義市光織影舞」藝術展10月1日起至11月1日止,每晚6至10點,在北香湖公園展出,會場將設置3個入口,為維持動線順暢,建議民眾採順時針方向入場,市府也將規劃免費接駁車服務,班次路線資訊確定後將公佈於「嘉義觀光旅遊網Travel in Chiayi」及「Zoom In 嘉義」臉書粉專。

副總統賴清德驚喜現身虱目魚行銷記者會 當起超級代言人

2020/09/17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一年一度的虱目魚宴嘉年華會,27日將首次移師布袋高跟鞋教堂熱鬧登場,17日中午在縣府1樓舉行行銷記者會,副總統賴清德驚喜現身當起超級代言人,賴副今天應邀參加安全住嘉修繕服務交流會,行程結束後布袋鎮長陳鳳梅力邀幫虱目魚代言,來自虱目魚產地的賴清德二話不說,由縣長翁章梁陪同現身行銷嘉義縣最優質的虱目魚,賴清德說,虱目魚好吃又營養,是庶民美食,台南和嘉義是虱目魚最大產地,現在吃庶民美食,正是時候。 「千人虱目魚宴暨思慕在嘉音樂」活動今年邁入第8年,將首次在高跟鞋教堂舉行,9月27日活動精彩豐富,有「嘉義優鮮農漁市集」、「食魚文化展示」、「食魚教育闖關遊戲」、「虱目魚品嚐」、「漁村體驗」及「千人虱目魚宴暨思慕在嘉音樂」等系列活動,虱目魚宴開桌120桌,漁村體驗80人,民眾傍晚時可以一邊細嚐豐盛的虱目魚饗宴,一邊欣賞布袋夕陽,聆聽藝人演出,晚上高跟鞋教堂還安排追光逐影燈光秀,透過燈光與音樂營造出夢幻浪漫氛圍。 縣長翁章梁表示,秋天是品嚐虱目魚最美味的時節,布袋新塭虱目魚是用鹹水養殖,無土味,肉質甜美細緻,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可以提供人類優質的蛋白質、脂質、維生素及礦物質,並富含EPA和DHA,因此有「狀元魚」或「牛奶魚」美名,現在吃虱目魚正對時,記得小時候要生病的時候才吃得到虱目魚,虱目魚整隻魚都可以料理,從魚頭、魚鰭、魚皮、魚腸到魚肉都是美味,還有魚鱗可以做成膠原蛋白,但是最喜歡吃的是煎的魚腸,不但肥美好滋味,而且風味獨特,邀請全國各地的民眾秋天來嘉品味虱目魚美食,並享受「追光逐影藝術季」帶來的視覺饗宴。 嘉義縣是全國虱目魚重要產銷節點,養殖面積2,361公頃,年產量8,500公噸,產值近7億元;布袋新塭更是虱目魚的故鄉,當地所養殖的虱目魚及加工品,質與量更是全國翹楚,全國有六成以上的虱目魚都是從這裡集散出去。 虱目魚宴以新塭當地新鮮虱目魚為主食材,搭配布袋水晶苦瓜及瓜仔脯、好美寮蛤蜊及民雄鳳梨,製作出10道特色風味餐,菜色有海鮮拼盤(鹽酥虱目魚背、虱目魚香腸、虱目魚捲、酥炸花枝丸)、紅燒虱目魚羮、蒲燒虱目魚米糕、西瓜綿虱目魚鍋、陶板蛤蠣燴絲瓜、蘑菇黑胡椒虱目魚柳、涼拌苦瓜沙拉佐白蝦、五味魚皮佐虱目魚餅、瓜仔脯蒸虱目魚和民雄鳳梨冰沙。 虱目魚宴將席開120桌,每桌成本3,500元以上,縣府以每桌3,000元實惠價格提供國人嚐鮮,名額有限,歡迎民眾把握機會報名參加,活動詳情請至嘉義縣政府網站活動看板或「思慕在嘉」粉絲專頁瀏覽,或直接洽詢報名專線06-3037981。

嘉縣打造「嘉義優鮮」品牌 以科技農業結合智慧產銷拚經濟

2020/09/11
【記者官小艇/嘉義報導】嘉義縣落實農業轉型以科技農業及智慧產銷拚經濟,今(11)日於嘉義縣太保市約翰先生溫室農場舉辦【智慧產銷 嘉義優鮮】成果發表會,打造「嘉義優鮮」品牌,將持續在嘉義導入智慧農業,並與青農合作,發展智慧農業應用,並導入多元通路推廣銷售,建構嘉義縣智慧農業經濟產銷生態系統,創建新型態產銷模式,增加農產品競爭力,帶動產業鏈整體的效益。 縣長翁章梁表示,感謝經濟部工業局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的補助支持,嘉義縣將持續落實農業轉型,面對農漁業生產技術的革新及多元通路的產生,農漁業生產關係及品牌行銷應進一步轉型創新,利用大數據及物聯網,媒合通路商與農漁業者,創造穩定的市場通路,提高農漁民生產所得。 嘉義縣政府為解決台灣農業面臨人口結構改變及極端氣候對產業帶來的衝擊,與富鴻網股份有限公司,偕同安翌全球網路打造嘉義智慧農業經濟發展新策略,輔導洋香瓜、番茄、甜瓜、鳳梨、鱸魚及烏魚等在地農民、養殖業者及農企業導入智慧農業應用,農民回饋大致提升約30%的管理效益、降低約25%耕種成本及降低約15%的農損。 富鴻網協理劉燦永表示,本計畫執行6個月已協助產業增加約400萬元的營收,促成產業投資額約1,907萬元,促成衍生商機約1,200萬元,並帶動12個地方產業示範場域導入智慧農業應用,同時也會媒合銷售通路與農民洽談收購。 翁縣長進一步強調,智慧農業是必然發展的趨勢,透過智慧監測與科學化管理,可以確實掌握土壤及溫度特性,不但解決農業缺工問題,還能透過平台整合各地的農技與人力,對傳統農業而言,這是一項翻天覆地的計畫,此外,縣府與電商平台合作,設立「嘉義優鮮專區」在「農富利-優質生鮮量販店」今天起也將正式開賣,在專區上將販售運用智慧農業監測及大數據分析種出具生產履歷之高品質農產品,要讓消費者買的安心、吃的放心,更能一次購足優質嘉義縣農特產品,相信對帶動嘉義縣智慧農業的發展,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跟腸病毒Say NO 嘉縣校園洗手創意影片競賽開跑啦!

2020/09/10
【記者官小艇/嘉義報導】嘉義縣衛生局為建立學童正確的洗手觀念,與長庚科技大學合作舉辦「校園(國小、幼兒園)洗手創意影片競賽」,活動即日起至9月30日止,創意影片報名採國小、幼兒園分組競賽,以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及「內、外、夾、弓、大、力、腕」為主軸,將於10月6日在衛生局網頁公告初審通過進入決賽的名單,複審得獎隊伍將另外公佈在衛生局的網站,並舉行頒獎記者會,得獎隊伍最高可獲得3200元禮券,總獎金計3萬6600元,歡迎各校師生共同發揮創意,踴躍報名參加。 孩童若罹患腸病毒重症前兆會有嗜睡、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呼吸或心跳加快,若孩童有任何一種症狀,應盡速至大醫院就醫,並與家中其他幼童隔離照護,落實預防腸病毒5法寶「勤洗手、要隔離、常消毒、防重症、速就醫」,以降低腸病毒感染的機率,今年上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措施得當,腸病毒疫情明顯減少,為防止開學後,會再出現一波流行,為有效控制腸病毒疫情的發生,嘉義縣衛生局提醒,正確洗手是不二法門。 衛生局代理局長趙紋華呼籲,家長及幼托教機構(幼兒園、托嬰中心、居家保母等)的老師、保母,務必加強個人及幼童手部衛生與環境清消,時常清洗消毒幼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摟抱、餵食幼童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全嘉一起洗手趣」,不論大人、小孩均注意正確洗手的重要,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確保個人、家庭及校園的健康,洗手創意競賽活動簡章請至衛生局網站查詢,https://reurl.cc/d5WG9M。

阿里山部落鄒年慶開跑 體驗鄒族九大部落獨特魅力

2020/09/10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阿里山管理處與鄒族九大部落聯合辦理「阿里山部落鄒年慶」,今(10)日在觸口遊客中心舉辦記者會為鄒年慶揭開序幕,10月開始將陸續推出阿里山九大部落新創遊程,透過網紅、登山達人、以及自行車界超人氣達人等三大部落客,號召遊客一起來鄒族部落旅行,感受鄒文化與阿里山得天獨厚的生態地景風貌,阿管處長馬惠達誠摯邀約國內外好朋友們,一起來阿里山體驗部落鄒年慶的獨特魅力。 「阿里山部落鄒年慶」除了阿里山九大部落新創遊程外,為展現來自阿里山最嘹亮的歌聲,將在中秋連假10月3日(樂野台18縣62K處)、雙十連假10月10日(達邦綜合運動場)、11月7-8日及11月20-21日(山美達娜伊谷展演場)舉辦熱情有勁的muni音樂季樂舞交流活動,現場除了有鄒族優秀團隊,如yupasuengi、tamayae、那麼古謠樂團、逐鹿表演藝術團、跳動的山林、阿里山鄒族風笛表演藝術團及AM樂團等參加演出外,也邀請活力四射的阿美族「太巴塱天藝文化表演藝術團」及泰雅族「傳源文化藝術團」等團隊共襄盛舉。 阿管處長馬惠達表示,「阿里山部落鄒年慶」是由各部落自主辦理的特色活動,從10月開始場場精彩的部落鄒年慶,在10月2-3日由樂野產業節率先登場,接下來10月9-11日達邦愛玉季、10月30日-11月1日鄒族生命豆季、11月7-8日山美寶島鯝魚節、11月14-15日來吉感恩祭、11月28-29日茶山hufu涼亭節、11月21日新美苦茶油節以及12月5-6日逐鹿分享節,阿里山九大部落新創遊程,是融合傳統與創新的特色在活動之中,要讓遊客感受部落人文之美,以及深刻體驗阿里山最動人的部落之旅。 今年muni音樂季聚光魅力,還邀請金鐘金曲雙料歌王-沈文程、及入圍八項金曲獎號稱靈魂funk搖擺女聲-阿爆、金曲創作歌姬-戴曉君、新生代創作團體-Paliulius樂團,以及實力派創作男聲-徹摩等金曲團隊接力開唱,眾星齊聚點亮muni,一同唱響阿里山,high翻全台灣,邀請遊客一定要來阿里山,體驗部落鄒年慶的獨特魅力。 此外,還有超值的部落好禮要送給您,即將推出「12波有獎徵答」的活動,只要在「阿里山 新印象」官方臉書,回答問題就有機會獲得超值的部落好禮,更多活動詳情請上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官網或「阿里山 新印象」粉絲專頁查詢。

汽機車肇事常因駕駛人「未注意」及「未讓」 別讓粗心造成一生遺憾

2020/09/09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汽機車是國人外出時最常見的代步工具,而在高密度的使用環境裡,根據全國道安資訊統計,108年發生死傷交通事故有34萬1,972件,造成死亡有2,865人、受傷45萬5,400人,根據統計,發生交通事故車禍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未注意」及「未讓」兩個肇事主因,嘉義縣交通隊提醒駕駛人,轉彎讓直行,安全你最行,別讓一時的粗心造成一生的遺憾。 根據公路總局統計,至109年6月為止,國內領有牌照汽車數為815萬2,288輛、機車數為1,402萬3,314輛,總計為2,217萬5,602輛,同期我國人口數為2,358萬3,823人,換算下來等同每100百人就有34.6輛汽車、94輛機車,顯示汽機車密度在全球排名是名列前茅。 嘉義縣在108年發生1萬2,378件交通事故,其中較常見的肇事原因分別為未注意車前狀況2,521件、左(右)轉未依規定1,703件、未保持安全間隔距離1,357件、未依規定讓車1,109件、倒車未依照規定970件、違反管制號誌《含禁制標線(誌)》708件、起步未注意461件,在這些肇事的事故原因裡,都有駕駛人「未注意」及「未讓」這兩個原因。 嘉義縣交通隊指出,「未注意」可以對照到未能防範路上風險,而「未讓」則可以對照到不熟悉「交通規則」,不知道何時該讓,行車安全包含「安全駕駛」跟「防禦駕駛」兩個層面,駕駛人應該遵守交通規則,才能「安全駕駛」,另外,若能預先防範路上風險,才有「防禦駕駛」的效果。 交通隊近一步指出,有關駕駛人因「未讓」而肇禍,原因多半是對於路權的不了解,「路權」簡單來說,就是誰能來優先使用道路,車輛行駛優先順序分別為,號誌相同或無號誌路口時,轉彎車應該禮讓直行車、支線道要禮讓幹線道先行、少線道禮讓多線道先行、左方車禮讓右方車先行,提醒駕駛人遵守路權、優先禮讓、留意行車狀況,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嘉義縣警察局呼籲駕駛朋友,行經路口時應放慢速度,確認路口無其他人車再小心通過,行人應依規定行走行人穿越道,不任意闖越車道,並遵守標誌、標線、號誌指示,大家一同維護安全友善的交通環境!

交通事故發生 「未注意」、「未讓」為主因

2020/09/09
【記者張敏玲/嘉義縣報導】嘉義縣108年發生1萬2,378件交通事故,其中較常見的肇事原因分別為未注意車前狀況2,521件、左(右)轉未依規定1,703件、未保持安全間隔距離1,357件、未依規定讓車1,109件、倒車未依規定970件、違反管制號誌《含禁制標線(誌)》 708件、起步未注意461件。在這些肇事原因裡面,可以歸納為「未注意」、「未 讓」兩個主軸。 汽機車是國人最常見的外出代步工具,根據公路總局統計,至109年6月為止,國內領有牌照汽車數為815萬2,288輛、機車數為1,402萬3,314輛,總計為2,217萬5,602輛,同期我國人口數為2,358萬3,823人,換算下來等同每一百人有34.6輛汽車、94輛機車,汽機車密度在全球排名是名列前茅。 而在汽機車高密度的環境裡,交通事故發生件數自然不會少,根據全國道安資訊統計,108年發生死傷交通事故34萬1,972件,造成2,865人死亡、45萬5,400人受傷,究竟是交通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根據統計,車禍肇事原因可以歸納為「未注意」、「未讓」兩個主軸。 嘉義縣交通隊指出,「未注意」可以對照到未能防範路上風險;而「未讓」則可以對照到不熟悉「交通規則」,不知道何時該讓。行車安全包含「安全駕駛」跟「防禦駕駛」兩個層面。駕駛人應該遵守交通規則,才能「安全駕駛」。另外,若能預先防範路上風險,才有「防禦駕駛」的效果。 有關駕駛人因「未讓」而肇禍,交通隊表示原因多半是對於路權的不了解。路權,簡單來說,就是誰能來優先使用道路。車輛行駛優先順序分別是:號誌相同或無號誌路口時,轉彎車應該禮讓直行車;支線道要禮讓幹線道先行;少線道禮讓多線道先行;左方車禮讓右方車先行。 嘉義縣警察局呼籲駕駛朋友,行經路口時皆應放慢速度,確認路口無其他人車再小心通過;行人應依規定行走行人穿越道,不任意闖越車道,並遵守標誌、標線、號誌指示,大家一同維護安全友善的交通環境!

兒童有發燒、香腸嘴、草莓舌症狀 小心是後天心臟病「川崎氏症」

2020/09/04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兒童後天心臟病「川崎氏症」的盛行率,會因各國人種而異,主要盛行日、韓及台灣等亞洲地區,個案4歲的張小妹因高燒5天不退,後續出現眼白處發紅、嘴唇紅腫及身體出現紅疹的症狀,就醫經過多重檢查後,發現原來罹患了「川崎氏症」。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小兒科醫師陳書農表示,川崎氏症是一種最常見的兒童後天心臟病,如果沒有即時接受標準的治療,可能影響兒童的心臟血管(冠狀動脈),在成年後得到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問題的機率相對的增加,對兒童健康影響極大,呼籲家長絕不能輕忽。 陳醫師指出,川崎氏症的症狀非常多樣且多變,而通常會先出現的症狀,就是小朋友有發燒4到5天不退之情形,建議家長可從頭到腳觀察家中寶貝是否有這些症狀,首先從臉部觀察孩子的眼白是否發紅;接著下移觀察孩子的嘴唇是否紅腫龜裂,比擬如香腸嘴,或者是舌頭變成跟草莓一樣紅,俗稱草莓舌;接著下觀察及摸摸看小朋友的脖子處,若有一粒一粒的東西,可能頸部淋巴結腫大;之後再看看小朋友全身的各個部位有無紅疹;最後是看小朋友手指、手掌、腳趾或腳掌是否有紅腫,若這些症狀有符合3到4樣,而且又有發燒不退的問題,那很可能是「罹患川崎氏症」,建議要立即帶小朋友到兒科門診或急診做進一步的檢查,除了上述的5個經典症狀幫助家長辨識外,在台灣另有一個特別的辨識點,就是台灣的小朋友施打卡介苗疫苗的疤痕,若家長發現卡介苗的地方無故紅了起來,亦有可能是罹患川崎氏症,須立即就診檢查。 何謂「即時」的接受標準治療,陳醫師說明,為小朋友發燒的第一天開始算起的10天內,接受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持續服用阿斯匹靈治療,在接受標準的治療後,可以讓冠狀動脈受到影響的機率,從25%降到4%,機率可以降到原本的6分之1,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小朋友有發燒症狀,又得到流感或是水痘,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導致肝臟衰竭,臨床上醫師多會建議,正在服用阿斯匹靈期間的川崎氏症小朋友,能規則接受國家的公費疫苗,尤為水痘疫苗及流感疫苗,「川崎氏症」即時治療很重要,如果沒有接受即時標準的治療,高達四分之一的比例,即大概100個小朋友會有25個小朋友的冠狀動脈會受到影響。 最後提醒,小朋友若得到了後天的「川崎氏症」,即時的就醫治療是必要且非常重要的,還有家長在小朋友成長過程中,也可藉由一些健康保健守則,來預防心血管疾病,另外,在飲食上要少糖、少油、少鹽,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避免肥胖問題,才能減輕小朋友心臟負擔,降低小朋友未來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全國家庭教育抵嘉! 黃敏惠:盼中央與地方攜手為家庭教育努力

2020/09/03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教育部109年度全國家庭教育工作會議,9月3日、4日抵「嘉」舉行,這場為期兩天的課程在鈺通飯店舉行,邀請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主持開幕儀式,市長黃敏惠與會時感謝教育部肯定嘉義市在推展家庭教育業務的努力與成果,期許透過這次的會議,展開中央與地方溝通的對話的平台,凝聚大家的共識,往對的方向前行。 全國家庭教育工作會議首度在嘉義市舉辦,此次邀集全國各縣市北中南東及離島等地區代表出席,與會人數約計130人共同參與,會中針對110年度家庭教育政策及工作計畫進行重點說明,隨後進行專題及分組討論,一同研討家庭教育議題、針對推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政策方向凝聚共識,會中更安排嘉義市的特色文化學習之旅,除了參觀全台唯二的都鐸式建築、及新建的一心二葉館為主體建築群「檜意森活村」外,也參觀於西元1912年成立,被嘉義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嘉義製材所,要讓與會人員收穫滿滿。 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非常重視教育,感謝教育部特別把全國家庭教育工作會議安排在嘉義市,兩天的議程安排非常緊湊,希望透過議題的交流,能夠把家庭的重要性及未來具體的策略擬定出來,非常有意義,感謝教育部對嘉義市的支持,讓嘉義市有服務大家的機會,同時也給大家認識嘉義市的機會,嘉義市用款款的情意來接待貴賓,歡迎來自各縣市的家庭教育夥伴一同來熱鬧滾滾的嘉義市,品嘗最道地的美食,希望讓大家體驗到最有「家」意象的嘉義市。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指出,家庭教育法在108年5月8日修正公布,修正重點有4大面向,包含提升專業人力、強化整合資源、綿密社會安全網絡及增進家庭教育知能,期盼透過本次的會議,能讓策略及方向更加明確,將法的精神與政策更加落實,讓家庭教育中心與學校、社區間網絡資源聯繫及串連,及時提供適切資源與轉介服務的援手,家庭教育中心的服務能成為那「拉一把」的推手,另外,教育部也配合家庭教育法的修正,今年度也增編了一億元的經費,用在提升各縣市的家庭教育專業人力,包含補助各縣市聘社工人員,希望強化家庭教育相關的知能,透過綿密的社會安全網,對於弱勢家庭能有更多的關照。
2122232425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