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重點新聞

點亮北門 黃敏惠:期盼北門車站成為來嘉佇足新亮點

2020/08/13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點亮只是起點,為促進北門車站周邊商圈經濟產能,12日晚上在北門車站舉辦「螢光歲月 點亮北門」記者會,市長黃敏惠、林鐵處長黃妙修、立委王美惠、協會理事長劉慶宗及議員、貴賓參加點燈儀式,即日起每天的亮燈時間為晚上6點30分到11點,期盼透過北門車站夜間燈光的妝點,延長「北門商圈」店家經濟活動並銜接與「檜意森活村」共榮發展,讓北門車站成為一處新亮點。 市長黃敏惠表示,從嘉義車站到北門車站,搭乘阿里山森林小火車雖然只需短短八分鐘,但這百年鐵路與林森東路串聯的兩個車站,卻是嘉義市「木材城市」百年林業風華的重要指標車站,尤其是北門車站,感謝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及嘉義市地方特色產業協會理事長劉慶宗,對活絡北門車站商圈積極奔走,同時也要感謝林鐵處長黃妙修,提供北門驛廣場-百年林業風華具有人文價值的場域,才成就了北門車站「螢光歲月 點亮北門」計畫,期盼在之後每天晚上點亮北門驛,延長商圈夜間營運的時間,能讓北門車站成為來嘉遊客佇足的新亮點。 嘉義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理事長劉慶宗表示,北門車站位於檜意森活村對面,是一棟隱身在共和路底的優雅歷史建築,一到假日與檜意森活村一樣人潮不斷,但相較於幾乎全是商業店面的的檜意森活村,北門車站周邊區域因為是住民生活空間,反而多了幽靜的人文風貌,因此特別選在北門車站周邊場域設置夜間燈光裝置,周邊道路規模正好適合行人悠遊漫步輕旅行。 協會總幹事游貴襴表示,北門車站的「螢光歲月 點亮北門」每日亮燈時間為晚上6點30分到11點,希望藉著亮燈計畫拉長周邊商圈的夜間營運時間,讓北門車站成為嘉義商圈的新亮點,搭上疫情減緩國旅復甦的熱潮,達到更大的觀光效益,同時活絡當地的商業發展。

「這夏來PARTY(打鐵)」廢料鐵器變藝術

2020/08/12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將藝術結合環保,以廢料鐵器製作展品的「嘉義鐵孩子」賴銘傳,即日起在嘉義新光三越11樓推出「鐵雕藝術特展」盛大開展至8月底,今年以「這夏來PARTY(打鐵)」為主題,規劃三大主題展區,「大型動物互動區」、「工作室模擬區」以及獨家新作十二生肖的「靜態藝術品專區」,民眾不仿趁著假期帶著家中寶貝一起來感受鐵雕藝術帶來的力與美,替暑假劃上圓滿的句點。 新光三越嘉義店行銷課長李承諭表示,暑假期間都會舉辦富有教育意義及藝術家推廣的創作特展,邁入第五年的這夏系列,今年以「這夏來PARTY(打鐵)」為主題,規劃三大主題展區,包含供民眾乘坐及拍照的「大型動物互動區」、模擬藝術家創作過程及廢棄鐵件回收再製的「工作室模擬區」,最後是由中國風味濃厚的孫悟空系列,以及獨家新作十二生肖系列合展的「靜態藝術品專區」,每一個作品都以日常生活中可見的廢棄不銹鋼鐵為素材,除了運用環保觀念將汙染及浪費降到最低之外,作品中還可以發現賴銘傳老師發揮他獨特的創意製作而成的創作,不鏽鋼材質更有利於長久保存,這夏來PARTY(打鐵) 展期自即日起至8/31止,陪伴大家創造暑假的回憶。 「嘉義鐵孩子」賴銘傳老師表示,最初會開始創作的初衷,僅是為了希望每一段美好的故事都能被記住,如今,自己的作品雖然已經遍佈全台,但更希望的是能結合藝術創作來推廣嘉義的觀光,進而促進城市的特色發展,在創作方面除了運用環保廢料將汙染及浪費降到最低之外,不鏽鋼材質更能長久保存,替景觀藝術帶來了全新的想法,更成為留住記憶的獨特作品,歡迎民眾來體驗打鐵樂趣! 此外,展覽期間規劃有賴銘傳老師親臨導覽並分享藝術創作,讓民眾可以進入老師的異想世界,新光三越嘉義店在8/15及8/29的下午2點規劃「鐵絲植栽DIY」及「金工藝術DIY」呼應展覽,教導大家運用生活中常見的鐵來完成獨一無二的創作,歡迎民眾來報名玩出環保新創意。

「埔出水緣份」揪愛親子營 染上幸福袋回家 活動開跑囉!

2020/08/11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蕭碧月/嘉義報導】邁入第8年的埔出水緣份,今年以「揪愛親子營 染上幸福袋go home 8!」為主題,邀請全國各地的家長及小朋友們來中埔譜出一段美麗的水邂逅!中埔鄉公所舉辦的「109年度愛護水資源環境教育暨生態體驗深耕計畫」親子體驗營隊開始報名囉,行程精彩豐富,名額有限報名要快喔,揪愛親子營邀親子一起染上幸福袋回家! 鄉長李碧菁表示,2天1夜的親子營開放報名囉! 2梯次的親子營將在10月17日、18日以及10月24日、25日,連續2個假日的週六日登場! 歡迎來自全國各地及在地的親子組趕快報名參加,今年親子營活動以「染上幸福」為主題,活動精彩豐富,規劃有水的小旅行、動植物生態近距離接觸、再生藝術-『紅瓦貓』檳榔染DIY體驗,還有『愛在山林』體驗藍染工藝、東園種苗園玩篩土體驗扦插田園樂、山中城堡享童趣~將獨一無二的手捏黏土黑熊、獨角仙帶回家,以及夏夜裡大聲講暗會等精彩活動,讓爸爸媽媽或阿公阿嬤假日帶著小朋友一同體驗生態、激發創意,養成小朋友珍愛水資源的好習慣,2梯次的生態親子營活動名額有限報名要快喔,希望今年所有的親子們都能染上幸福袋回家! 埔出水緣份營隊活動是一個具有傳承及教育意義的活動,活動邁入了第8年,每位參與過的學員們都是一顆一顆的種子,今年中埔鄉公所為了兼顧防疫及學生學習權益,在5月份辦理了第一階段的成長營隊活動,也首次以「校園水資源教育紮根營」,採入校園入班教學的方式,在鄉內10所國小分12場次以活潑、生動、有趣的互動教學形式來辦理,讓超過300多位的國小6年級學員,以遊中學、學中玩的方式體會到水的重要性。 第二階段開放給全國各地親子組一起參與報名的2梯次親子營,活動精彩豐富,歡迎來自全國各地及在地的親子組趕快報名參加,讓爸爸媽媽或阿公阿嬤假日帶著小朋友一同體驗生態、激發創意,養成小朋友關愛水資源的好習慣,2梯次的生態親子營活動名額有限報名要快喔! 埔出水緣份「揪愛親子營 染上幸福袋go home 8!」2天1夜的親子營開始報名囉!報名表及詳情內容相關資訊請上中埔鄉公所網站或者在臉書粉絲專頁直接搜尋『埔出水緣份』,讓親子們大手牽小手走入中埔石硦,享受這多采多姿的田園生態饗宴,收穫滿滿愛上中埔!

全新風貌竹崎親水公園 本週六8/15結合巿集熱鬧開幕

2020/08/10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竹崎親水公園執行前瞻基礎水環境建設工程,自108年起歷時1年5個月工期,建設經費為8,330 萬元,在今年7月份以全新面貌正式對外開放,今(10)日上午舉辦「親水嘉人 水YOUNG漾竹崎」活動記者會,將於8月15日及16日在竹崎親水公園舉辦竹崎親水公園重新開幕及嘉有好市集農特產行銷活動。 竹崎親水公園水環境改造,創造全新的親水遊憩空間,打造生物多樣性棲地和永續生態環境,結合世界遺產潛力點阿里山森林鐵路與竹崎車站「三角線」火車頭轉調設計、改造日式宿舍群,擴大竹崎公園慢活區帶,簡單說,跨域整合水域、環境、景觀、文化、觀光、森林鐵路、森林、生物和植栽計劃,創造竹崎公園升級版2.0風華。 鄉長曾亮哲表示,竹崎親水公園爭取前瞻基礎水環境計畫,獲得經費補助,將公園重新修繕,工程整合水環境,營造樂活水岸風光,創造親水遊憩空間,改善水質污染,在新完工的森活步道沿線的視野開闊,有野薑花、香蒲、花旗木等等的植物,在兒童戲水區全面更新安全地墊,新增了大鯨魚造型攀爬遊具組、旋轉遊具、打水幫浦、成人健體設施、戲沙坑雨水儲留設施,以全新好玩的遊具,目前已吸引了大批親子家庭搶先來體驗玩樂,歡迎民眾遊客本週六、日來竹崎親水公園一起同樂。 「親水嘉人 水YOUNG漾竹崎」2天的活動,現場將邀請小朋友最愛的MOMO親子台香草姐姐、貝果哥哥,及青春洋溢的超級偶像李子森、超級紅人榜林喬安、小青蛙劇團等一同歡樂慶開幕,除了表演外還有竹崎鄉在地特色美食與農特產市集以及結合縣府的「嘉有好市集」精心設計了多樣的好康,現場還有親子闖關遊戲、導覽概念的實境解謎遊戲、專家園區導覽、街頭藝人表演等等,還有野餐佈置比賽、寫生比賽,活動規劃多元且豐富,要讓民眾度過一個精彩的週末假期,更多活動訊息請上「竹崎鄉公所」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阿里山太興黃頭鷺季 首批萬鷺朝鳳蓄勢待發

2020/08/07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為推廣阿里山體驗觀光,阿里山管理處與嘉義縣梅山鄉太興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舉辦「太興萬鷺朝鳳」系列體驗活動,今(7)日上午舉辦「2020太興萬鷺朝鳳」活動記者會,每年白露時節,成千上萬的黃頭鷺向南遷徙經過太興村,鷺飛成群於山谷中乘風盤旋,交織成全台唯一的特殊生態景象「萬鷺朝鳳」奇景,阿里山太興黃頭鷺季,首批萬鷺朝鳳蓄勢待發,歡迎遊客8月22日、9月12日及10月10日來太興親近與發掘大自然生態的奧妙。 相傳嘉義縣梅山鄉太興村是金萱茶的故鄉地形是「鳳凰穴」,每年白露時節,太興村黃頭鷺季,萬鷺朝鳳蓄勢待發,今年活動搭配黃頭鷺遷徙期間,在黃頭鷺停車場(草本傳奇旁)、飛瀑停車場(華姐野菜舖子旁)、佑嬅農場(鷺露茶居旁)及農興宮等地將設置產業推廣市集展售在地產業農特產及特色商品,除了結合在地產業辦理「產業推廣市集」展售在地產業農特產及特色商品之外,亦提供預約制導覽解說及茶席體驗,透過社區人文、生態導覽之旅,及品茗太興金萱茶,讓遊客在賞鷺之餘更可深入探索在地文化。 阿管處長馬惠達表示,每年白露時節,8月到10月太興村黃頭鷺季,成千上萬隻黃頭鷺盤旋空中時,數次變換隊形的精彩畫面,宛如谷中翻飛的小白龍,讓觀者驚呼連連!為讓遊客民眾深刻感受阿里山生態及人文風情之美,本次活動將搭配黃頭鷺遷徙期間,針對太興在地特色,規劃2條一日遊程體驗人文及生態之旅,期待旅客來到太興親近與發掘大自然生態的奧妙,體驗黃頭鷺群翱翔在壯闊山谷之生態景觀,更可深入探索太興飛瀑步道、梨園寮車站、泰興巖等在地文化及地景特色。系列體驗活動資訊請洽太興社區發展協會或至太興黃頭鷺季-萬鷺朝鳳粉絲專頁查詢。更多活動詳情請至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官網或「阿里山 新印象」粉絲專頁查詢。

嘉市「全家愛健走」活動 健走瘦身賽冠軍拿一萬

2020/08/06
【記者蕭碧月/嘉義報導】 暑假期間民眾除了報復性消費,在遊山玩水吃好料後記得來場報復性運動!嘉義市政府衛生局今(6)日舉辦4場「全嘉愛健走」系列活動,活動8月29日起至11月21日,於嘉義市4座公園舉行,另搭配健走推出18-64歲各組「健走瘦身賽」,第一名可獲獎金一萬元。 後疫情時代來臨,民眾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才能打贏這場長期抗疫戰,因此保持運動習慣是很重要的。衛生局長張耀懋表示,嘉義市是全台公園密度最高的城市,很適合健走。本次四場健走活動配合天氣與交通因素,推出星光輕健走、環溪尬健走、公園趣健走、好愛健走等4種型態,民眾可以挑選想參加的場次,亦可重複報名。 衛生局國民健康科長林秀猜說明,「健走瘦身賽」以年齡分為4組競賽,青春超模組18~30歲;性感健美組31-50歲;勇氣回春組51-64歲;企業團體組:每組10人限18-64歲。民眾需至少參加2場次的健走活動,並於兩場活動測量體重差異,藉此決定獲勝人選,每組取前3名減重績優者擇期獎勵表揚,第1名一萬元、第2名八仟元、第3名5仟元等值禮券。 嘉市「全家愛健走」活動從8月29日起至11月21日,活動採網路預約報名,每場並開放100名現場報名,每場名額1,000位,事前預約報名且活動當天走完全程即贈送好康禮1份、餐包1個及摸彩券1張。摸彩券統一於北香湖公園健走結束時辦理公開摸彩。活動詳情請上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最新消息或嘉市A健康臉書粉絲專頁。

吃的好不如吃的巧 聽節目讓您不當白「吃」

2020/08/06

【記者蕭碧月/嘉義報導】

2020年新冠肺炎來襲,聆聽網路廣播的族群大增,除了娛樂、談話性節目,釵h通勤族亦常收聽學習型節目增廣見聞。由嘉樂電台聯手嘉義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推出「Keep in young , good營養」節目,節目結合營養知識及社區拜訪等元素,在家聽節目就能吸取正確的營養觀念並認識不同社區特色以及健康促進活動。

 

Keep in young , good營養」節目開播至今,帶領聽眾走訪嘉義市頂庄社區、興村社區、嘉義市身障協會等處,在吸收營養知識的同時,聽眾也跟著主持人月月探索社區,並從社區長輩身上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Keep in young , good營養」節目主持人敏玲說,做節目後才發現自己的營養知識太有限,甚至與正確的營養觀念有所牴觸,而透過營養師簡潔的說明,確實對營養更有概念!也因為節目活潑的調性及豐富的素人訪問,讓2小時的節目過得特別快,感覺咻~一下就結束了。

 

嘉義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陳琇雯表示,為了讓聽眾在沒有負擔的情況下輕鬆記住營養知識,節目每集以一個大主題來延伸,像是8月即將上檔的「喝水有事嗎」、「腸飽健康」、「菜比水果多一點」等等,搭配琅琅上口的口訣,民眾可以將正確的營養知識記住並持續分享給身邊親友。

 

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的「Keep in young , good營養」廣播節目,未來將前往蘭潭國小參與代間活動、衛生所母嬰日活動、精忠社區台灣夢計畫等地,將營養送給不同年齡層、居住地的族群。節目每周日下午5點至晚上7點,於快樂聯播網-嘉樂電台FM92.3播出,歡迎民眾一起顧營養、玩社區!詳細節目資訊請上臉書搜尋「嘉義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或「快樂聯播網」粉絲專頁查詢。 

2020嘉義好神活動開跑! 結合創新、藝術、文化、科技等面向

2020/08/06
【記者官小艇/嘉義報導】農曆七月將近,「2020嘉義好神」系列活動將在8月16日至18日由布袋過溝建德宮「火燈夜巡」揭開序幕,接續在9月5日大士爺廟舉行「迎大士爺創意踩街活動」以及9月8日至10日「大士爺祭」活動,今(6)日上午在文化觀光局舉辦宣傳記者會,由「好神演藝」傑出演藝團隊雯翔舞團2位男演員裝扮建德宮「李王爺」及大士爺廟「大士爺」為活動帶來精彩表演,縣長翁章梁、建德宮董事長陳國偉、大土爺廟董事長周漳炎以及多位議員及貴賓一起宣告活動正式開跑。 縣長翁章梁表示,「2020嘉義好神」宗廟文化盛會,跳脫農曆7月給人印象,火燈夜巡逾百年歷史的民俗宗教活動,布袋過溝建德宮將舉行3天2夜「全嘉防疫,火把遶行」首次從海區建德宮走上阿里山,象徵李王爺出巡為民眾祈福,9月5日「迎大士爺」創意踩街活動,當天除25隊團隊扮演特色好神從民雄國中起跑迎大士爺外,更結合高科技「無人機」打造天外飛仙,呈現舉頭三尺有神明,為踩街活動添加創新科技特色,活動豐富生動,以在地文化資產結合創新、藝術、文化、科技等,多面向呈現傳承、觀光、教育、保留在地文化等多元價值性,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與2020嘉義好神系列活動。 本次活動有別以往,規劃了四大特色活動,包括好神演藝、全嘉防疫,火把遶行、天外飛仙,結合高科技無人機大士爺廟創意踩街、萬人訂閱網YOUTUBER「蔡淘貴跑廟會」為活動進行影像紀錄宣傳,讓民眾體驗「嘉義好神」新魅力,其中「好神演藝」突破以往辦理形式,邀請嘉義在地傑出藝文團隊雯翔舞團及神奇樂坊替布袋及民雄編製專屬演出內容,用舞蹈、用戲劇、用音樂述說嘉義好神的故事,邀請睽違30年再次登場的高培華老師及鄒族團隊演出,還有知名台語天后幸福女聲「向蕙玲」、空靈歌手「玟靈與靈聲天團」、搖滾熱力樂團「粉紅藍樂團PinkBlue」等團隊,帶來不同類型演出,要讓民眾天天都能看得過癮,感受到好神的魅力。 「2020嘉義好神」透過系列主題活動,跳脫農曆七月給人之印象、增添樂趣,歡迎大家共襄盛舉,打造屬於嘉義縣宗廟文化盛會,詳細活動資訊請上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官網或嘉義好神粉絲專頁。

高齡者與年輕機車族 馬路高危險群

2020/08/05
【記者張敏玲/嘉義縣報導】根據內政部109年6月底的數據顯示,嘉義縣人口數為50萬1,212人,65歲以上長者有10萬0,302人,占20.01%,遠高於平均值,已經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是全國最年長的縣市其中之一。 嘉義縣警察局交通隊表示,嘉義縣近5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總計378人,65歲以上高齡者計157人,占總體死亡率41.53%;其中行人交通事故死亡事故總計38人,65歲以上長者計31人,占整體行人死亡率81.58%。嘉義縣108年總共發生12,560件交通事故、造成15,880人死傷,其中年輕族群(18-24歲)2,048件(佔16.30%)、3,148人死傷(佔19.82%)、年長者族群(65歲以上)1,757件(佔13.98%)、2208人死傷(13.90%),年輕族群及年長者,就佔了很大的比例。 老人隨著年齡增長,聽覺、視覺、認知及協調反應等能力都會退化,經常反應不及,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另外是用路觀念及習慣不佳,例如:不喜歡戴安全帽、轉彎或迴轉前,不預先使用方向燈,不先停看有無後方來車,要轉就馬上轉、不禮讓,以為別人都會讓他等他以及逆向行駛等,都是導致車禍事故發生的原因。 而年輕族群,往往剛拿到駕照,對於車輛操作並不熟悉。尤其,許多剛出外念書或工作者,對於當地道路不熟悉,加上貪快、超速駕駛、未遵守交通號誌,闖紅燈以及未注意車前路況,常分心說話,若有突發狀況或施工路段,就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嘉義縣警察局交通隊呼籲:年長者晨間運動或夜間外出時,要穿著鮮豔衣服及戴上反光配件,過馬路不闖紅燈並且不貪快,行人燈號不足時不要強行穿越馬路,看到大型車要閃避,輔助電動車比照行人使用;而年輕族群,騎車上路務必提高警覺,隨時注意車前狀況,依規定速限行駛,勿任意改裝車輛及飆速競駛;另請家長鼓勵子女從事正當休閒活動,並多加留意青少年駕駛車輛時勿違反各項違規(如未戴安全帽、無照駕駛、改裝車輛及危險駕車等)。 交通隊強調:不分年齡族群,都應該遵守路口安全守則,建立路權觀念,養成良好的用路習慣,才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提醒馬路高危險群 建立正確的路權觀念 快樂出門平安歸

2020/08/05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根據內政部109年6月底的數據顯示,嘉義縣已經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人口數50萬1千多人中,65歲以上的長者就有10萬302人,比例高達20%,遠高於平均值,是全國最年長的縣市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的比例上,近5年的資料顯示65歲以上的高齡者及18歲到24歲的年輕族群佔了很大的比例,成為了馬路高危險群。 嘉義縣警察局交通隊表示,嘉義縣近5年來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總計378人,在高齡者與年輕機車族的比例上最高,根據統計資料在65歲以上高齡者計157人,占總體死亡率41.53%;其中行人交通事故死亡事故總計38人,65歲以上長者計31人,占整體行人死亡率81.58%。此外,嘉義縣在108年總共發生了12,560件交通事故、造成15,880人死傷,其中年輕族群(18-24歲)2,048件(佔16.30%)、3,148人死傷(佔19.82%)、年長者族群(65歲以上)1,757件(佔13.98%)、2208人死傷(13.90%),年輕族群及年長者,佔了很大的比例。 嘉義縣警察局交通隊呼籲,年長者晨間運動或夜間外出時,要穿著鮮豔衣服及戴上反光配件,過馬路不闖紅燈並且不貪快,行人燈號不足時不要強行穿越馬路,看到大型車要閃避,輔助電動車比照行人使用;而年輕族群,騎車上路務必提高警覺,隨時注意車前狀況,依規定速限行駛,勿任意改裝車輛及飆速競駛;另請家長鼓勵子女從事正當休閒活動,並多加留意青少年駕駛車輛時勿違反各項違規(如未戴安全帽、無照駕駛、改裝車輛及危險駕車等),養成良好的用路習慣,才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交通隊指出,年長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聽覺、視覺、認知及協調反應等能力都會退化,經常反應不及,就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另外就是用路觀念及習慣不佳,例如:不喜歡戴安全帽、轉彎或迴轉前,不預先使用方向燈,不先停看有無後方來車,要轉就馬上轉、不禮讓,以為別人都會讓他等他以及逆向行駛等等,都是導致車禍事故發生的原因。另外,在年輕族群部份,則往往是剛拿到駕照,對於車輛操作不熟悉,再加上有許多是剛到外地念書或工作者,對於當地道路不熟悉,加上貪快、超速駕駛、未遵守交通號誌,闖紅燈以及未注意車前路況,常分心說話,若有突發狀況或施工路段,就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交通隊提醒,馬路如虎口,不分年齡族群,都應該要遵守路口安全守則,建立正確的路權觀念,才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喔!

西部第一座水泥主題觀光工廠「欣欣水泥森活園」正式營運

2020/07/31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營運已46年的欣欣水泥,在今年6月將已經廢棄了近10年,位於大阿里山入口處的欣欣水泥,轉型為西部第一座水泥主題觀光工廠「欣欣水泥森活園」,今(31)日上午由縣長翁章梁等人共同剪綵,正式開幕營運,未來觀光工廠將提供全國遊客一處工業揉合生態休閒的全新遊憩體驗園區,歡迎全國遊客來一趟水泥觀光樂園之旅。 隨著世代演進,國內水泥市場營運日益艱難,欣欣水泥為尋求新生機,2019年啟動轉型改造作業,在縣府及工策會協助下,今年5月獲經濟部核准通過觀光工廠評鑑,「欣欣水泥森活園」成為阿里山觀光廊道旅遊的生力軍,正式成為嘉義縣第7家觀光工廠,也是西部第1座、全台第2座水泥主題觀光工廠,園區對面就是嘉義縣知名景點愛情大草原,旁邊是阿管處和逐鹿社區市集等景點,要讓來嘉的遊客在阿里山腳下就有一個全新的短程套裝旅遊的好所在。 縣長翁章梁表示,欣欣水泥是一間擁有歷史痕跡的老企業,市場經濟導致水泥產業東移,經營團隊即便因水泥產業沒落,但並沒有被時代淘汰,46年後以新生命面對這個社會,轉型為觀光工廠,欣欣水泥走出一條創新的路,將水泥產業提升至觀光和文創層面,可以做為鋼筆、原子筆、手錶和花器素材,歡迎大家來嘉體驗曾經是生冷的工業風,已重新被賦予新生命的「欣欣水泥森活園」觀光工廠。 佔地10公頃的欣欣水泥位於台18線阿里山公路平原與山區接壤處,斥資2000萬打造的園區,提供水泥製程體驗,讓遊客置身遺世獨立的工業樂園,感受濃濃的工業風,體會水泥工廠時代的精神,發掘水泥創作藝術產業的美學。此外,觀光工廠還設有迎賓大廳、陳展廊道、泥樣劇場、水泥博覽會、數位體演秀、玩泥聚落、饗食文創廣場及親子育樂室等等,未來在戶外區參觀動線會將部分工廠廢棄零件拼湊成為機器人,重新賦予新生命,成為旅遊新地標,活絡阿里山觀光旅遊軸線,歡迎全國遊客鄉親親子一起來一趟水泥觀光樂園之旅。

嘉榮呼籲有慢性B型肝炎民眾 要定期門診追蹤保健康

2020/07/30
【記者官小艇、張敏玲/嘉義報導】個案64歲的蔡先生,經診斷有慢性B型肝炎但因未定期追蹤,最近因右上腹不適悶痛數月到醫院就診,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右側肝臟,竟有一顆如「小玉西瓜」般17公分大的腫瘤,經會診外科手術切除後,確診為肝癌第三期,目前持續治療追蹤中,臺中榮總嘉義暨灣橋分院肝膽腸胃科黃仲岐醫師呼籲,民眾如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家族肝癌的病史為罹患肝癌高危險群,建議民眾要定期門診追蹤保健康。 黃仲岐醫師表示,臺灣平均每年超過一萬人被診斷為肝癌,目前肝癌在十大癌症中死亡率排行第二,僅次於肺癌,肝癌的成因主要為慢性肝炎造成長期的肝臟細胞受損,久而久之造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的產生;在臺灣最常見的慢性肝炎為病毒感染,特別是以B型及C型肝炎為主,其他像是酗酒、藥物、或是近年因飲食西化造成的脂肪肝等,都可能是原因之一,請民眾不要輕忽,建議有慢性B型或C型肝炎的病患,至少每3-6個月需要接受追蹤檢查,除了抽血檢查肝臟功能指標,看有無發炎之外,還要合併胎兒蛋白(AFP),以及超音波的檢查,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 黃醫師表示,目前針對B型肝炎治療,有藥物可以控制病毒;而C型肝炎亦有口服新藥,高達98%的機會可以根除C肝病毒,原本C型肝炎治療是病患需自費治療,現衛福部推動國家C肝防治計畫,希望能在2025年根除臺灣C型肝炎,故全面健保給付C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若是經確診肝癌的患者,治療方式經醫師評估情況,可採手術切除;若患者腫瘤較大、肝功能較差等,經評估不適合開刀的病人,亦可採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TACE)方式。 黃仲岐醫師提醒,已被診斷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患,務必依醫生囑咐到肝膽腸胃科門診追蹤治療,並避免喝酒及攝取易產生黃麴毒素的食物,確實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才能降低肝硬化或肝癌發生的機會;如果不清楚自己是否有慢性肝炎,民眾也可以參加各地方民間或政府舉辦的社區肝炎篩檢活動,或至該院肝膽腸胃科門診諮詢。
31323334353637383940